俄罗斯这几年频频被媒体冠以“战斗民族”的称号中国股票配资网站,这背后其实主要有两个根本原因:
因此,俄罗斯就被贴上了“战斗民族”的标签。那么问题来了,俄罗斯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?他们真的是所向披靡,战无不胜吗?
有人会说,这还用说吗?如果俄罗斯战斗力不强,它又怎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呢?沙皇俄国巅峰时期疆域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,苏联鼎盛时期也有2240万平方公里。即便是现在的俄罗斯,国土面积依然超过了1700万平方公里,始终稳居世界第一。
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在我看来,俄罗斯的战斗力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大,实际上它是一个屡战屡败的大国。
中国人对一场战争尤为熟悉,那就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大规模入侵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。俄军在当地烧杀抢掠,摧毁了无数村庄,甚至将当地人当作食物,因而被称作“罗刹”——意即食人魔。
康熙帝也称他们为罗刹。最初,清朝正忙于统一全国,没空理会沙俄的侵扰。但在平定三藩之乱后,康熙终于腾出手来,有机会清剿这些罗刹兵。
大约1685年前后,康熙两次派兵北上,在雅克萨城痛击俄军,俄军损失惨重,近千人的队伍最终只剩下几十人逃脱。
展开剩余85%沙俄出征劳师远道,不可能带来庞大兵力,而清军则以逸待劳,兵力充足,常以两三千人北上作战,因此战争结果十分明显。
战后,沙俄不得不与清廷谈判划定边界。清廷主张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为界,但沙俄虽然败北,竟无耻地坚持以黑龙江为界。
为何沙俄敢这么强硬?因为他们在谈判时暗中联系了西北的准噶尔汗国领袖噶尔丹,一边谈判一边怂恿噶尔丹在西北制造麻烦。康熙帝认为,沙俄不过是皮外伤,准噶尔才是大患,于是清廷无暇顾及北方,最终双方以外兴安岭为界,签订了《尼布楚条约》。
尽管如此,沙俄仍觉得自己吃亏,反复教育子孙,说康熙帝用武力夺走了黑龙江流域,后代必须设法夺回这块土地。
1853年,沙俄以欧洲宪兵的身份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事务,甚至要求奥斯曼帝国退出巴尔干,让当地民族自行管理。
沙俄的理由无非是想扩大影响力,削弱奥斯曼。
奥斯曼帝国自然不能容忍,展开反击。正中沙俄下怀,他们希望通过战争一举击败奥斯曼,夺取君士坦丁堡,成为黑海霸主。
没想到的是,奥斯曼得到了英法和撒丁王国的支持,反过来狠狠打了沙俄一顿。
这场克里米亚战争中,沙俄损失超过50万人,黑海舰队全军覆没,连克里米亚半岛也被攻陷。沙皇尼古拉一世受到沉重打击,于1855年选择自杀。
这场惨败,使得沙俄在拿破仑战争中积累的威望瞬间荡然无存,成为其近代史上难以抹去的耻辱。
1895年甲午战争后,清廷内亲俄派大批涌现,他们认为面对日本威胁,只有沙俄能帮助清朝。毕竟在沙俄、法国、德国的压力下,日本被迫交出辽东半岛。且沙俄是邻国,远亲不如近邻嘛。
李鸿章一边走一边留下一堆烂摊子,东北被沙俄占领,无论谁去要都没用,沙俄不断施压清廷签订相当于割让东北的条约。
沙俄不仅要东北,还觊觎朝鲜半岛,而朝鲜当时正是日本势力范围。于是1904年,日本突袭旅顺,发动了日俄战争。
这场战争中,沙俄损失了20多万大军和三分之二海军,被迫撤出东北。日本虽然也付出巨大代价,但有英国相助,最终获胜。
1905年战败后,沙俄不仅没有休整,还在1914年主动加入一战。
参加一战,部分源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野心,另一方面是沙俄国内矛盾激烈,必须借战争转移矛盾,否则沙皇恐被推翻。
然而沙俄实力不足,日俄战争后虽有陆军复兴计划,试图引进新训练和装备,但进展缓慢,资金不足,直到一战爆发依然成效有限。
海军方面更惨,日俄战争损失惨重,恢复计划几乎放弃,一战期间海军基本无用武之地。
陆海军都未准备好,沙俄仓促参战,无疑是自寻死路。
一战中,德国只派20万人便在东线阻击沙俄50万大军。沙俄总共动员1500多万人,其中许多年轻士兵甚至手无寸铁,结果不言自明。战争尚未结束,沙俄国内已开始崩溃。
战败的沙俄被苏俄取代,苏俄割地求和,丧失欧洲120万平方公里土地,并付出巨额赔款才退出战争。
但苏俄和后来苏联不甘心丧失沙俄的领土,二战期间开始恢复旧有势力范围。
他们与德国瓜分波兰,夺取波罗的海三国、罗马尼亚部分地区和芬兰部分领土,扩展了约46万平方公里。
然而1939年攻打芬兰时,苏联却遭遇惨败,虽投入40万兵力,仍只击败了10万芬军,战斗力相当差劲。面对同样苦寒之地出身的芬兰人,俄国毫无招架之力。
从1979年起,苏联不顾国际反对,出兵阿富汗,试图让阿富汗完全臣服。
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,世界超级大国苏联竟无法征服阿富汗,反而导致经济不断恶化,埋下解体的伏笔。
战争耗资超450亿卢布,阿富汗伤亡超千万,苏联不仅未获胜,还严重损害国际声誉。
综上,俄国确实是一个经常打败仗的国家,且多数败仗是在入侵战争中吃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经常战败,俄罗斯为何还能拥有如此庞大土地?
原因复杂,当然俄国历史上也赢过不少战役,但我认为更关键的是地理优势。
俄国起源于莫斯科,这里在罗斯诸国中本就偏远、寒冷,不受宠的王族才被分封此地。
正因如此,俄国在蒙古西征时侥幸躲过一劫,反而成为蒙古人的附庸,有了壮大机会。
此后,俄国的发展基本围绕莫斯科展开,占领的多为中高纬度寒冷地区,古代根本不适合生存,基本是无人问津的“废地”。
随着科技进步,这些地区逐渐适合人类居住,俄国简直赚翻了。广袤寒冷之地,反成俄国抵御外侵的最大护盾。
虽然战斗力不强,频繁败仗,但他们有充足的战略纵深,除了自己,没人能短时间征服整个俄罗斯。关键时刻,核心力量可转移至版图任意角落,随时反扑。
这正是俄国的底气所在中国股票配资网站,虽然入侵他国时屡战败,但应对入侵时底气十足,毕竟地理优势摆在那里。
发布于:天津市